关于大熊猫,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中国日报6月29日电(记者 闫东洁)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直受到世界各地粉丝的喜爱 。小编最近去了两次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中心位于四川的知道知识大熊猫基地,在那里和大熊猫饲养员、关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大熊的冷交流。

两次熊猫之行 ,知道知识小编最大收获有两点——大熊猫并不是关于像平时人们认识的一样 ,只有可爱 、大熊的冷呆萌的知道知识一面,成年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关于大熊猫 ,其实是大熊的冷标准的野兽;保护大熊猫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圈养大熊猫的知道知识数量保护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课题了 ,而野生大熊猫的关于栖息地保护 、大熊猫种群的大熊的冷基因多样性保护、圈养与野生大熊猫之间的知道知识基因交流等 ,都是科学家们正在攻克的课题 。
那么 ,作为大熊猫喜爱者的我们 ,是不是了解以下这几条和大熊猫相关的知识呢?
一 、野生大熊猫其实是标准的野兽,它的咬合能力很强 ,在熊类中仅次于北极熊。吃竹子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亲自拿一节竹子试试就会知道,竹子是非常硬的,它娴熟的吃竹子动作恰恰证明了它有锋利的牙齿和超强的咬合能力;

二 、大熊猫一天有一半左右的时间要用来睡觉,另外一半就基本都在吃,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大概可以吃掉30公斤左右的竹子 。但是它们并不是白天吃 ,晚上睡觉,而是吃两个小时,就休息两个小时,它们刚好在睡觉的时候把竹子消化一下 。

三 、熊猫是个“直肠子”,根据吃下去的竹子、竹笋 、竹叶等食物不同,排泄的便便也会不同。成年熊猫吃了竹子,便便是黄色的,能看到清晰的竹子纤维;如果吃了大量竹叶 ,便便就会呈现深绿色;而如果是竹笋吃多了,便便会细腻很多;熊猫宝宝喝奶的时候,便便的形态则会和人类的比较接近 。

四、大熊猫是爬树高手 ,但是它们爬树的方式和猴子不一样——猴子是用手脚抱着树干攀爬,但是大熊猫要把自己的爪子插到树干里,把身体挂在树上,才能向上爬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的体重太重了 ,但是手又没有那么灵巧的原因 。不过这恰恰证明了,大熊猫的爪子十分锋利、有力。

五、大熊猫幼崽喜欢在树上或高处平台上睡觉,因为这让他们觉得安全 。在野外 ,大熊猫幼崽是有天敌的 ,比如野猪。为了躲避天敌的威胁,它们睡觉的时候 ,更倾向于爬到高处。但大概两岁以后,大熊猫就可以长到100公斤以上 ,体型巨大,在野外也就几乎没有天敌了。

六 、大熊猫一胎一般只能生1-2个宝宝 ,单胎和双胎的比例大概1:1,多胎的情况也有 ,但是很少见。由于大熊猫上肢比较短,很难同时抱起两只幼崽来喂奶;遇到危险的时候,大熊猫只能叼起幼崽来转移 ,通常一次也只能转移一只 。因此,在野外,大熊猫妈妈一般只能哺育一只幼崽。在饲养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不管是双胎还是多胎的大熊猫宝宝 ,都可以存活下来 。
七、大熊猫是“六指儿”。和人类不一样的是 ,它们的大拇指不能活动,其他五个手指头并列排开,所以如果你观察大熊猫拿竹子的样子,它们是用五根手指头攥着竹子 ,卡在大拇指上。所以,这个动作看起来有点笨拙 ,为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增加了一分可爱 。

八、大熊猫的尾巴是黑色的。如果你仔细观察,有些熊猫玩具的尾巴是白色,有一些是黑色的,但事实上,大熊猫的尾巴应该是黑色的 。大熊猫一般都是黑白两色,他们的耳朵 、眼睛周围 、肩带、四肢、尾巴是黑色的 ,通常,这些黑色部位的形状 ,可以作为分辨个体的依据 。
